在台灣,需要洗腎的朋友不少,對裝設洗腎廔管的腎友來說, 洗腎廔管的自我照顧對透析腎友來說,是非常重要且基本的一環。目前國內多所洗腎中心及各級醫療院所洗腎室已裝設遠紅外線治療儀,並將遠紅外線療法列為洗腎的標準流程,相信一些透析腎友對遠紅外線儀法並不陌生。
醫師一般會建議透析腎友在家中可採用熱敷、輕柔指壓、握球運動等方式,促進廔管部位的血流通暢。然而,洗腎廔管最常發生失敗的原因仍是廔管栓塞,此外,在洗腎時的靜脈壓過高、血管暗沈縮小、血管纖維化、針扎傷口不易癒合、易發生感染、疼痛、血腫、靜脈炎等不適,也時常困擾透析腎友們;而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年長洗腎者,腎友及家屬更是不敢輕忽對廔管的照顧。
在洗腎廔管的照護上,遠紅外線療法提供透析腎友一種方便又安全的非侵入性醫療輔助器材,藉由遠紅外線的「熱效應」及「非熱效應」照射廔管部分,可有效防止廔管硬化、延長廔管壽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廔管血流量不足,達到有效預防洗腎管栓塞形成,降低透析腎友因管阻塞而需重作管手術的次數。
?遠紅外線療法在維持廔管通暢的效果,對需要長期洗腎的腎友而言,除了是一種嶄新的醫學技術外,更是腎友的一大福音。遠紅線療法在洗腎廔管的保健應用上,彰化秀傳紀念醫院心臟血管外科江日崇醫師有多年的使用經驗與見證。他建議腎友在廔管手術後 1 ~ 3 個月即可開始使用遠紅外線照射「廔管部位」及「手掌」,此法可有效提高廔管手術的成功率,之後腎友仍需每天配合使用遠紅外線治療儀照射 1 次,每次使用 40 分鐘,如此長期持續使用可維持廔管的通暢。腎友到洗腎室時則可配合個人習慣,在進行「洗腎前」及「洗腎過程中」,配合使用遠紅外線儀照射「廔管部位」,可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即將失效之廔管,並使暗沈的血管易於浮現利於護理人員扎針。
由於遠紅外線的效果減少了在過去醫師經常需以血管擴張術,甚至以手術處理洗腎病人廔管阻塞的問題。然而,我們對遠紅外線的療效,以往多停留在根據動物實驗、實驗室研究與經驗法則的基礎上,雖然病人及專業醫療人員不斷見證其良效,卻遲遲沒有人體臨床試驗可以具體說明遠紅外線的療效。
當紅外線療法的效果逐漸受到腎友的肯定,國內腎臟醫學界有一些醫師開始對遠紅外線療法對洗腎病人廔管保健的效果產生好奇。台北榮民總醫院腎臟科林志慶醫師是其中一位,他從 5 年前剛開始接觸對遠紅外線治療儀時的半信半疑,到不斷看到洗腎病人使用後的明顯效果,而後更積極著手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林志慶醫師的臨床試驗是針對自體動靜脈廔管(國內多數採此種廔管)患者,在患者進行洗腎時照射寬譜遠紅外線治療儀。其研究顯示使用遠紅外線的實驗組中,在研究的收案條件下, 1 年後有 85.9% 的患者廔管仍維持通暢,此比例明顯高於沒照遠紅外線患者的 67.6% 。在廔管血流量方面的測量,患者在第 1 次接受遠紅外線治療儀照射後,其血流量就可明顯提高;此研究也顯示持續使用 1 年後,患者的廔管血流量顯著高於沒有照射的患者。這說明了遠紅外線治療儀的具體療效:透過遠紅外線的照射,可增加洗腎廔管血流量,維持廔管暢通,並減少廔管發生栓塞的機率。
這份最新的研究成果也受到腎臟科醫學界的正面肯定,其論文更刊登在2007年3月號美國腎臟學會期刊 ( Journal of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 )中,論文譯題為「遠紅外線治療:改善血液透析病患血管通路流量及動靜脈廔管暢通率的新方法」。一直苦心在深思如何解決洗腎廔管問題的林志慶醫師說道,如果遠紅外線治療儀能提高洗腎病人廔管的通暢率,就可減少洗腎病人到醫院處理廔管阻塞的機率、延長廔管壽命,並可提供洗腎患者更好的醫療及生活品質,也能減少許多醫療成本。
憑著對科學與真理的追尋,相信林志慶醫師的最新研究,不只提供遠紅外線治療方法在洗腎廔管照顧的臨床實證,其結果也呼應了多年來腎友的使用經驗。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多專業人員投入臨床與基礎研究,以實證研究的基礎印證遠紅外線治療方法的療效,造福更多使用者。
All Rights Reserved | 遠紅外線醫療網|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Firefox,IE Edge和Safari瀏覽器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