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攝護腺關鍵問診
作者:書田診所泌尿科醫師群
出版社:文經社
遠紅外線(Far Infrared,FIR)是一種光線,也是一種電磁波。在電磁波的頻譜中,紅外線的波長介於可見光的紅光(7×10-7公尺)和微波(10-1公尺)間,約為10-6~10-3公尺,如圖六。近紅外線波長約為0.77×10-6~1.5×10-6公尺,涵蓋少部分的可見紅光,所以被稱為會發光的光(luminous light);而遠紅外線波長約為1.5×10-6~12.5×10-6公尺,是一種波長較長的紅外線,人的肉眼無法看得見,所以被稱為不會發光的光(non-luminous light)。無論近紅外線或遠紅外線都不是一般人所知會致癌的「輻射線」。「輻射線」波長較短且具有較高的能量,會對人體細胞分子造成游離傷害;而紅外線之波長遠比「輻射線」長,其能量只能產生熱效應而不會傷害人體細胞分子。
一般來說,只要是有溫度的物體,就會不停的發放出遠紅外線。根據普朗克黑體輻射理論(Planck’s blackbody radiation law),隨著物體溫度的高低及成分的不同,發放出的紅外線波長也會不一樣。當我們透過夜視鏡觀測時,及可以看見人體發放的紅外線電磁波。在科技的應用上,熱影像裝置即是利用此特性以視頻設備來檢測紅外線,藉此可以探測到產生熱源的生物體或物體存在。燈紅外線照射在人體時,藉由熱傳導作用部分能量在皮膚表面反射消失,部分能量會穿透皮膚,所以皮膚上的熱感受器會受刺激而使我們可以感受到它的溫熱效應。遠紅外線能穿透皮膚的深度(約2公分)比近紅外線(約5~10公分)淺,所以使用遠紅外線照射時,皮膚會有較溫熱的感覺。
西元1800年人類發現了紅外線,自此傳統醫療即應用不少。近代隨著紅外線對細胞的影響機制研究增加及材料科技的進步,人類開始注意到遠紅外線對人體保健和醫療上的助益。遠紅外線照射在人體上,可以產生兩種效應:溫熱效應及非熱生物效應。
溫熱效應
如前所述,遠紅外線照射在人體時,部分能量會穿透皮膚而產生溫熱效應。溫日效應可以加快新陳代謝,在低於攝氏50度的狀態下,溫度每增加10度可以加快二~三倍的新陳代謝率。它可以促使局部血管擴張、血流加快,甚至加速全身的血液流通,激發自體的免疫抗炎反應;並可以改變神經傳導速率,藉由誘發益智性神經脈衝和降低運動神經傳導,達到使局部肌肉放鬆的作用。溫熱效應也可以提供人體對疼痛感知的閾值,達到止痛的效果。
非熱生物效應
臨床觀察發現,當使用無法產生溫熱效應得及低能量遠紅外線照射時,卻也能達到意外的療效。在1980年,英國生物物理學家Frohlich對此現象提出「同調共振理論」加以解釋:人體大分子細胞在振盪時會發出電磁波,其波長範圍大約結餘中紅外線到遠紅外線的波段之間,不同的細胞產生的特定波長也不一樣。當外加一個涵蓋細胞大分子振盪波長範圍的極低能量電磁波時,能夠誘發人體內細胞分子強烈共振,也就是此能量會被充分轉移並由細胞吸收,並引起細胞分子的明顯反應。此反應會促使細胞分子活化,並有利於新陳代謝,進而發揮其調節代謝、增強免疫功能等生物效應,稱之為「非熱生物效應」。
遠紅外線應用於物理治療專業由來已久,舉凡控制疼痛、降低肌肉痙攣、舒緩肌肉緊張、增加關節活動度、提升免疫功能、加速新陳代謝、調節神經系統平衡與促進組織再生等,都是物理治療師應用此療法的主要目的。甚者,近年來醫學臨床實驗證實,在血液透析、問題傷口處理及運動傷害等患者身上都有實質的效果。另有臨床發現,遠紅外線應用於慢性攝護腺炎或慢性骨盆腔疼痛症候群治療似乎也有不錯的成效。
一項國內的研究顯示,對於症狀持續三個月以上,且其他藥物治療無效之慢性攝護腺炎患者,施予攝氏39度、一天一次、每次40分鐘的遠紅外線治療,6~8次後能有效緩解疼痛不適症狀。但是其作用機制及療效,仍需進一步研究。目前研究推測,遠紅外線治療應用於慢性攝護腺炎病人之可能作用機制為:
遠紅外線治療為非侵入性的物理治療,比起以往侵入性的經肛門微波熱治療更能為病人所接受。遠紅外線治療採用體外會陰部照射法,因為其熱傳導的物理性質,照射部位必須完全裸露才能達到效果。遠紅外線治療具有方便、舒適無侵犯性、併發症少、部用麻醉、不會大量出血等優點,雖然其作用機制與療效仍需醫學界努力研究與證實,但是對身體狀況不適合手術與藥物治療之慢性攝護腺炎病患來說,遠紅外線治療提供了另一個選擇。
All Rights Reserved | 遠紅外線醫療網|本網站建議使用Chrome,Firefox,IE Edge和Safari瀏覽器瀏覽